重大社社长邓晓益:全新布局跨地域合作


邓晓益

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大潮中,一批出版集团通过重组并购,为做大做强奠定了坚实基础。而作为我国学术出版的中坚力量,大学出版社在这一轮改革中,有什么新的突破和举措?第25届全国大学出版社图书订货会前夕,记者就此采访了重庆大学出版社社长邓晓益。

确定“一主两翼”发展战略

“随着中国文化市场的逐步放开,出版社市场化进程加快,大学出版社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。而民营资本与其他行业资本开始进入出版发行业,又使得大学出版社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。”邓晓益认为,高校出版社也唯有面对市场,转变观念,创新思维,积极探索寻找新的增长点,方能成为我国出版战线的重要力量。

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重大社是计划经济时期较早成立的一批大学社之一,从1992年开始,出版社就主动提出理顺与学校之间的责权利关系,自断皇粮、自加压力、自负盈亏、实行“以人为本,劳利挂钩,多劳多得”。“树立危机意识、创新意识,努力提升出版社核心竞争力,提高企业整体的价值创造能力。”邓晓益说,2009年迎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春风,重大社紧跟时代步伐,开始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法人治理结构,独立核算,自负盈亏,同时制订了未来5~10年的发展规划。该规划明确提出了新的“一主两翼”重大发展战略,即以出版为主业,并向教育产业和文化产业相关领域拓展的发展方针。

邓晓益认为,正是在这个战略方针的指引下,重大社作为高校教材和学术专著出版基地,充分发挥自己的出版优势和高校的学科优势,深挖潜力,努力为学校服好务。“去年年底,新成立三个分社,这样按照学科性质我社分社达到8个,编辑们就能按照自己的学科和服务范围做好专业出版工作。”

控股成立图书策划公司

在邓晓益看来,位居西南边陲的重大社,依托独特的地域优势,构建了自己的品牌和特色。“20多年来,积极出版教材和高水平的学术著作,一大批优秀教材和学术专著获奖,既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,也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。”但出版社没有满足现状,还积极扩大一般图书的出版规模,努力在高水平学术著作、社会科学研究、艺术设计、大众心理学以及小众阅读等方面有大的突破。

“但是在资源优势上,与最顶尖的出版资源集散地北京、上海等文化中心相距甚远。基于此,出版社制定了‘立足本土,放眼全国,面向世界’的基本出版策略,务求集中各地最优质的出版资源。”邓晓益告诉记者,2008年,重大社与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共同投资组建了股份制图书策划公司——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图书出版有限责任公司。“重报图书公司立足重庆本土,网罗了一大批优秀的本土作家,策划了很多优质的市场图书,如《跟我去台北》、《弥赛亚密码》等。出版范围包括小说、文艺、生活、艺术、科技及少儿图书。”

2010年,重大社又在北京投资成立了股份制图书策划公司——北京楚尘文化传媒有限公司。记者了解到,楚尘文化公司专门策划人文类图书。邓晓益告诉记者,目前公司团结了国内外众多著名学者、专家,有系统、有步骤地策划了数批经典文化、文学、艺术、哲学、电影等选题,并和海内外许多著名的出版社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和合作。“目前,已出版各类人文图书500多种,建立了自己的高品位人文图书的品牌形象。此外,公司还出版了中国数十位一流作家的小说和诗歌作品,包括沈从文、苏童、叶兆言、毕飞宇、韩东、朱文等。”

加快数字出版转型步伐

“如今,数字出版的不断创新,对传统出版市场的侵占势如破竹,逼迫传统出版业改变固有的经营模式,绝处求生。”邓晓益说,面对全球数字化浪潮的兴起和阅读方式的改变,重大社成立了数字出版中心,进而创立了重庆迪帕数字传媒有限公司。

邓晓益告诉记者,迪帕数媒是一家专业提供教育数字化综合解决方案的公司,依托重庆大学和重大社的技术及人员优势,采用先进的研发理念和创新的技术思路,运用业界领先的数字化资源管理及加密技术,并通过与合作方的紧密配合,为国内教育行业提供一流的数字化教学及资源管理平台、信息化管理平台,以及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的服务,是集内容提供、技术服务、平台研发与建设于一体的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。

“2011年,迪帕数媒入驻全国第二家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——重庆北部新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。在手机出版、数字出版、网络出版等多领域进行了广泛的立体化研究和实践。”邓晓益说,目前,迪帕数媒已经独立研发了三大产品:网络教学管理系统、试题库及在线考试管理系统、素材库资源管理系统,并已分别获得软件著作权和软件产品认证登记。同时,公司也在着力打造平台运营,重点项目包括:教育部构建现代职教体系试点地区的重点项目之一“职业学习网”项目、重庆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资源平台“中职教学资源网”项目等。